close

現在貼這個晚了一個多月,不過最近比較忙,長文只能分段寫嘛…

Anyway,眾所周知我是個極度懶散的宅宅,所以正常人每年年底會反省自己一次,月光族每月月底會反省自己一次,聽說某長期處於聖人模式的曾姓不正常人會每天反省自己三次,但我再怎麼用盡全力也只能每五年反省自己一次。

畢竟多數人不管是智慧、閱歷、資產等,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,反省時總會有所收獲,但唯一會隨著我年齡增長的,只有相見不如不見的體重…

35歲了啊,距離40歲又更近了啊…

如果說滿18歲的好處是可以喝酒、可以開車,但不可以喝酒開車;滿30歲的好處是可以參選喊發大財就能選上的縣市長;滿40歲的好處是可以參選嘴砲打假球就能賺錢的總統;那麼滿35歲的好處就是… 咦… 沒有嗎!?

其實我剛剛還特地翻了一下自己在30歲時有寫什麼幹話,沒想到竟然TMD沒有,這真是一生的遺憾!

因此我決定要確保自己在40歲時能看到35歲的自己有多白痴,特此撰文以茲紀念。

我記得在滿30歲前的一個月,剛從矽谷出差回來的我,決定跟老闆提出辭呈。

經過23歲時的第一份正職工作被開除,第二份工作被裁員,在我人生中的第五份工作,我駕輕就熟地完成第三次辭職。

馬雲說員工會走要嘛是錢給得不到位,要嘛是心委屈了,但那倒是我第一次沒有抱著不滿離開的工作,反而還有些歉疚。

事實上,一直到現在我還是非常非常感謝我老闆,我現在所會的所有創投技能都是他教的,盡管當初學得很痛苦。

我記得在我離職的那一天,就跟平日一樣是很樸實無華且枯燥的一天。

最後離開公司的我把該交接的一切做成一份說明書,端正地放在桌上,然後關上燈、鎖了門,告別了這兩年半在信義區的創投生涯,走上所有創業者都在走的未知的道路。

嘿,也沒啥大不了的,工作這東西沒了再找就好,來幹點有趣的事吧!

當然後面那些不太有趣,以及非常有趣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,不知道的自己往回捲臉書看,我討厭重複。

只是當現在自己帶著全球前十商學院的MBA頭銜,還有滿滿的創業失敗經驗,又重新回去做創投後,回頭看看自己都搞砸了什麼,玩壞了什麼,忽然覺得這五年過得還挺不錯的。

第一次成立一家公司,又第一次清算一家公司;

第一次騎著機車環島一圈,又第一次飛到了杜拜爬上哈里發塔聽張學友唱吻別;

第一次自己一個人背了包包,克難地去了瑞典、挪威、荷蘭、比利時、法國、德國、匈牙利、奧地利、捷克、斯洛伐克、葡萄牙的數十座城市;

第一次獨自去了北極圈看極光,還差點死在雪堆裡,要等到夏天雪融後才會有人挖我出來;

第一次提著兩箱行李獨自到馬德里住了一年,又到波士頓住了三個月;

雖然三十歲才在幹這些事很晚了,不過那段瘋狂花錢的日子真是太愉快了,愉快到我正努力地存錢準備再搞一次,哈哈。

其實當人越加瞭解這折磨人的世界後,就越加能對這莫名其妙的世界寬容;而當人生過得越加豐富多彩,就越加能與這世界溫柔相待。

如同當過老闆後,就會知道人生中的鳥事多到處理不完,永遠都有意外,學會let go吧。

很多人常常說不知道人生該往哪裡走,不知道什麼是對的,不知道該做什麼,一路總是那麼跌跌撞撞,可是我們也不用什麼都知道,像創業一樣且戰且走也挺好的,漫無目的的人生也可以很愉快。

天曉得自己還能有幾個十年,又或者是下個十年自己是躺在醫院、插著鼻胃管在發廢文呢?

畢竟,我們活在這世上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要確保自己在臨死前,能夠想著”咦?這輩子好像過得很棒,就這樣走了也不錯吧?”,然後帶著笑容瀟灑地離開人世。

因此,只要現在能努力地讓自己每天都過得愉快,三四十年後該死時想必也不會有遺憾了。

跌跌撞撞,且戰且走嘛!

所以,如果要我總結出過去這五年跌跌撞撞後學到的重要教訓,好讓四十歲時的自己可以嘲諷過去有多無知,大概也就這幾件事。

--

一, 先不要想做不做得到,先做!

人生中有很多事在你得到成功前都是徒勞無功的,比方說一堆人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,但更大的可能是一直失敗,從未成功,然後我們就可以成為好朋友,加入失敗者聯盟。

所以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放棄是失敗之母,也就是鴕鳥地說:”在還沒告白前,妳就沒機會拒絕我。”

其實人最容易失敗的階段,就是在做之前,至少有90%以上的人在做之前就因為放棄而失敗,因此單單是開始做,就代表你已經超過了90%的人。

反正要是能力夠、運氣好,那就會成功;要是能力不夠或運氣不好,失敗了也沒什麼,因為這世界會因為有了你的努力,而發生0.0000000142857%的改變,還挺不賴的。

畢竟,這世界上99.99999986%的人都不會浪費時間在嘲諷你的失敗上,所以要是真的怕被嘲諷,最多就是過年不要回阿嬤家吃年夜飯而已,不然勒?會有人特地來採訪你把你的失敗公諸於眾嗎?除非是無碼的,公布了也沒人想看吧?

人之所以會後悔,不是因為做錯了決定,而是因為現在過得不夠好,所以沒有不好的決定,只有不夠的決心。

--

二, 找到真心堅持的價值,然後為此而戰!

年紀越大,越發相信一句話:”人醜怨父母,缺錢怪政府”。

不過!爸,媽,別擔心,因為有美圖秀秀,我已經原諒你們了!我現在無法原諒的只有政府!

有很多人往往會把”立場”與”價值”搞混,比方說”台灣價值”=”支持民進黨”,或是把”手段”與”目標”搞混,比方說”台獨”=”完全執政”,這是很可悲的事。

價值與立場的不同在於,不管你的立場是藍是綠,你都可以支持公平正義的價值;不管你的身體是男是女,你都可以支持消滅性別/種族歧視;不管你擁有哪一個國籍,你都可以支持保護人權、提倡自由平等。

這世上很多人往往只顧著最不重要的立場,卻忘了守護最重要的價值,於是沒有人能夠團結合作去追求美好的事物,只有無盡的鬥爭。

愚蠢地認為只有消滅對方才能守護自己堅持的價值,殊不知對方也有同樣的想法,打了一輩子誰也奈何不了誰,一起同歸於盡。

因此,找到自己願意守護的價值,並為之奮鬥,不管這個價值是”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”、”讓老婆孩子過得幸福”、”讓社會變得平靜祥和”,又或者是”征服宇宙”、”發大財”,你所堅持的價值將會指引你人生的方向。

然後,你就可以回去看第一點:”先不要想做不做得到,先做!”

--

三, 承認自己的平凡,但相信自己的無所不能!

在小時候,我們的世界很小,上學前的世界只有幾十人,高中畢業前的世界只有幾百人,但即便是這樣的小世界,也會出現兩類人。

第一類人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,他們生而不凡,看鮭魚洄游就學會了力爭上游,看紅心A就學會了變魔術,認為自己無所不能,有著雄心壯志想要改變世界。

第二類人相信自己不過就是普通人,考試成績總是離資優生們很遙遠,沒有特別聰明,還有些笨手笨腳。用功讀書進不了台清交成,就連打LoL都不敢打排位。

前者多數會在進入社會這個大世界後四處碰壁,發現自己是nobody後承認自己的平凡,過起了平凡的生活;而後者多數會在社會中隨遇而安,一直都過著平凡的生活。

在統計學上,這個現象叫作Mean Reversion,也就是均值回歸。

但是,體認到自己的平凡只是讓人生變得豐富美滿的第一步,體認到自己的無所不能才是最重要的第二步。

無所不能不是指變得比琦玉更能打,而是不要給自己的人生加上限制,不要有那種”反正我這輩子就這樣了…”的想法,所謂”君子不器”,只要還想要做些什麼,人生依舊有著無限的可能。

看看那幫政客,都七老八十了,有的還選輸了四次,還不是照樣出來爭總統嗎?

所以,在弄清了第二點,領悟了第三點後,就快點回去做第一點吧!

--

呼,寫完了,希望五年後回來,我會鞭自己鞭得小力一點。

人活在這世上真是太不容易了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悠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