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記得在2014年的9月,也就是上一份VC工作的時候,剛從矽谷回來的我在離職前推了三個案件給老闆。

第一個是硬體類的案件叫Grab It,他們開發出一種軟性觸手,可以在生產線上抓起各種不同形狀的物體;

第二個我忘了叫什麼名字,但是是一個農業IoT案件,能夠實時進行各種土壤狀況如濕度、含氨程度等的監測,幫助農夫決定何時該施肥澆水除蟲;

最後一個是最近新聞報的PayPal花了US$40億收購的Honey,當時它們做的是Chrome的插件,能夠在幾個主流的購物網站上推折價的coupon給你,才剛成立兩年。

當然,那個案子老闆沒接受,否則就是100X的全壘打...

而第一個案件老闆也沒接受,後來被Samsung跟DoCoMo給拿走了...

至於最後一個農業IoT我不記得名字所以沒能查到它的近況,不過現在有一大堆台灣公司在幹這個,所以如果太晚賣掉應該就翹辮子了...

但這些不代表眼光好,只是代表運氣不好,就如同iPad剛出時,我想著到底有誰會買這塊石板,然後我錯得離譜...

而當時我眼瞎沒支持的the Bouqs後來也大獲成功,而老闆則獨具慧眼地選擇投了。

至於那些年放掉的阿里巴巴跟日出茶太的Pre-IPO,是浮雲。

完成MBA回到台灣後,重新投入了VC這行業。

表面上是個AO,但整支基金其實只有我一個人打理,而且可以無產業限制地進行純財務投資,只是必須要投資台灣人的公司。

但在這樣的自由度下,我去年一整年投資了0個案件,也就是到現在白領了快一年的薪水,不過人家很便宜就是了(羞)。

看了300個案件,談了120+個案件,調研了10+個案件,準備了2份TS,投資0個案件,聽起來真是無比悲壯。

在過去那段短暫的VC生涯中,我一直在想作VC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是什麼?要怎麼樣才能投到全壘打的案件?

我曾經以為是要有靠著豐富的經驗,還有淵博的學識所培養出的過人的眼光,於是我自己跑去創業,再去了歐洲跟美國進修,看世界各地不同的案子。

可是因為死不認錯的個性而錯失加入Sequoia的機會後,回台灣面試了12家VC/PE,我才發現VC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根本就不是那些,而是案源!

10個挑1個,100個挑1個,1,000個挑1個,所得到的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,所以要能夠把案件的基數最大化,才能更容易挑到能大中的案件。

接下來這麼說可能很對不起辛苦的創業家們,但是對VC而言,公司只是單純的商品而已...

因為案件質量跟數量是完全不同的事,於是我把案件分成幾個層次:

- S級是同業推薦的案件,或是有其他知名投資者投過前一輪的案子,這種案子通常比較貴而且量很少,很吃人脈,但回報相對穩定,風險係數小;

- A級是來自知名加速器/孵化器的案件,由於也是專業篩選過,含金量比較高,但價格也不會太便宜,好案件通常都熱門,要是基金資源不足,Value-add不夠,就不容易搶到allocation;

- B級是來自專業人士推薦的案件,比方說作半導體的專家推薦的半導體公司,這類案子通常技術能力都不太差,而且容易拿到便宜的好貨,但是團隊經營能力就不好說,風險比較大;

- C級是自己找上門來的案件,我通常都用自己的網站去收,90%的案子都不怎麼樣,但10%是有賣點的案子,而且因為會這樣找上門的創業者都沒有接觸VC的門路,所以可以拿到俗擱大碗沒人搶的好案子。

當然,作為一個創業者,我也很喜歡主動出擊去聯絡我感興趣的公司,所以我每天都用Feedly追蹤十多個新聞網站,看數百則新聞標題,再逛逛嘖嘖跟FlyingV,只要有我覺得有好公司出現就直接搭訕,通常也能遇到不錯的案子。

可是僅僅這樣是不夠的,因為現在的我沒有上司,沒有人會告訴我我做的決定是對還是錯,我必須要建立一個機制去檢討自己的錯誤,改善投資的命中率,否則就算做10年,我還是只會是個三流VC。

因此我做了一張表去追蹤我看過的每一個案件,記錄每一個我會談>30分鐘過的新創,統計案件來源等各個參數,並標註我不follow該案件的原因。

這樣如果未來在新聞上看到那家公司成功,而我沒投到,我就能檢討自己當時做錯了什麼判斷。

完成了最重要的案源體系後,接下來是篩檢體系,畢竟不可能每個案件都做RT-PCR精準判斷有沒有染上武漢肺炎,我只有一個人,必須要有一個快篩機制去過濾出陽性案件,至於偽陽偽陰的問題,就只能靠改進快篩機制來避免。

那麼要怎麼在幾分鐘內快篩出好案件呢?

每個AO都有自己的投資哲學和基金限制,所以不盡相同,但我的快篩標準有幾個:

1) 符合基金投資限制,因此我可以直接排除掉跟台灣沒關係的海外公司,或是估值高到我會叫他直接去搶銀行的公司

2) 具有獨佔/寡佔市場潛力的公司,我會思考今天如果他拿了NT$5億,也就是足以讓公司上市的錢,它能不能成為產業前三

3) 能夠發展中國、日本、東南亞市場的公司,因為台灣市場規模會讓公司營收受限,所以必須要能走到更大的市場才能有高估值,而我們基金擅長的則是東亞市場,能夠幫助公司拓展這幾個市場的業務

4) 可以規劃出明確退出路徑的公司,我會判斷有誰會買下你,或是有沒有IPO可能

5) 5年能夠成長10X的公司,不過台灣這類的公司很少,我在考慮要不要降到5X算了,不然真的太難投

6) 經營團隊好相處的公司,這條件其實很不容易,因為好相處的定義不是濫好人,而是就算跟你吵到快翻臉,還是能互相信任配合的人,這通常要到Pre-DD調研階段才能判斷,所以不太算真正的"快篩"

王者天下把武將分成本能型跟謀略型,VC這行業也差不多,而且本能型VC還常常被吹捧什麼談三分鐘就投,眼光有多神準之類的,通常那都是唬爛的。

本能型的VC肯定有,但通常會局限在某幾個產業,或是某幾個階段的公司,因為表面上是本能,實際是經驗與知識積累後的直覺,最多只能對點,很難做到全面。

而由於我是財務出身,不懂技術,所以崇尚的是精準的數字判斷及風險調控,透過市場分析判斷公司能達到的最大規模,設計複雜的財務模型模擬公司成長,進行退出分析判斷買賣公司的潛在獲利,最終識別可預見的非系統性風險擬定排除策略。

因此,我在會談的時候會問很多數字的問題,一邊問一邊估算這家公司有多少投資價值,而沒能掌控好公司各種數字的團隊,對我而言是不及格的團隊。

請特別注意,財務模型說不會成功的公司,除非CEO有著孫中山那個級別的嘴砲功力能吹估值拉投資人,否則是100000000%一定會死,數字是不會騙人的。

至於快篩後的Pre-DD調研,我大概會寫20~30頁的報告,針對市場、產業、供應鏈、競爭對手、技術、產品、財務規劃等作完整的調研,然後跟你花上幾周去談判TS要放什麼東西。

以上的程序哪怕有一個環節出問題,都有可能會讓整個投資案再見拜拜,下次再聯絡。

如果你真的能走到DD階段,我會檢視公司的財務跟法務狀況,對團隊作reference check,跟內部員工及大客戶會談等等,都OK了才有可能會完成投資。

所以看了300個案件,談了120+個案件,調研了10+個案件,準備了2份TS,投資0個案件,就是這麼一層一層篩選過來的。

說了那麼多,其實重點只有兩個,一是VC的錢是真的費時費力很難拿,二是如果我加了你的LINE,代表我看好你的公司,但我看好你的公司沒有用,因為錢是老闆的,我沒錢(大笑)。

當CEO真是太不容易了,還是當跑腿的比較輕鬆啊........

arrow
arrow

    悠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