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巴菲特說:「在大家貪心時畏懼,在大家畏懼時貪心。」全球股市在蒸發了一兆五千億美金的市值後,總算是開始穩定下來,而當大家都躲進債券市場,在股市中留下一大堆價值低估的好股票時,也該是聰明的投資人貪心的時候吧。



前兩天富比世公布了富翁排行榜,比爾老兄又是第一名,巴菲特又是第二名,這碼子事一時間大概還改變不了。可是呢,蓋茲一年的資產才增加六十億,而巴菲特卻是一百億,時間越長,投資大師的資本滾得就越快越多,恐怕再過兩三年,巴菲特就會變成世界首富嘍~



這陣子股災內幕總算揭曉,小小一個上海市場的確是沒有這個能力重創世界經濟,根據人類金融史上那位打敗了英國央行的投資大師索羅斯所言,這純屬日圓升值引發的風暴。日本金融市場居然被作空了十兆日圓,投資人可是趁著超低利率狠撈了一筆。只是日本央行一升息,日圓開始狂漲,大夥兒為了避免損失只好大量拋售,弄到連Dow Jones都當機。



啊~這年頭,有分析師看衰經濟,就有分析師看好經濟。每次在新聞上見到一堆分析師各說各話,聽得真的是厭煩到了極點。老實說,我覺得,看這些財經新聞並不是要掌握第一手消息,通常在報紙上的消息已經是最後一手。這些新聞的唯一作用,就是讓人有點市場的sense,加強個人對於市場的instinct而已。



今天我爹找了家公司給我,要我看看它的財務狀況,還信誓旦旦地說這間公司每月固定配息,很好很好云云。我對我爹的眼光是不大敢恭維啦,可我娘逼著我看,也只好放下下禮拜要交Home Depot的分析報告。翻了兩分鐘,我便很無言地道:「這間公司上一季的銷售衰退了22%,淨收益下挫99%,你還想買嗎?」



嘖,問人之前請自己先做點功課好嗎?這種爛股票...於是我便跟我爹講解起了為什麼股票不能只看獲利成長,我想很多人在買股票時,都會被這種假像所騙。



對於會計師來說,獲利,Revenues or Profit,只是單純的一個數字,並不能代表公司的實際表現,它是完全可以被捏造出來的。真正讓一間公司活著的,是穩定的現金流,而不是獲利。



簡單地來說,假設今天我是微軟,開始賣給大家Windows Vista。我應該是在收到錢的時候,才算獲利,還是在把軟體運到中盤商時就算獲利,或是要等到產品到了顧客手上才算獲利呢?



收到錢時的獲利,是現金流,確認已經賺到的,這無庸置疑。但是軟體到中盤商手上,我連賣都還沒賣出去,這真能算獲利嗎?產品到了顧客手上,可還沒收到錢,這又能算獲利嗎?



答案是,看你採用的會計方法是怎樣的,這三種都不算違法。這就代表了獲利並不等於實際收入,看獲利的增長來佐證公司的營運能力,純屬無稽之談。



其實,坊間很多投資人都會認為說買股票要看EPS、ROA、ROE等等幾個比較主要的ratio,這並不完全正確。重點在於,你必須要瞭解這些不同數字的意義,在見到這些數字有衝突時,從財報去找出原因,看看你是不是被公司管理層的數字給矇住,並不是說這些數字越高就越好,這是完全錯誤的概念嘍。



Anyway,今天原本打算搞定作業,可硬是被我爹娘拖去陪他們換輪胎。來加拿大十年了,出門還要帶著翻譯,真的是很無言。不過,輪胎變形的英文怎麼講?Tire Distortion?Deformation?我忽然發現,也許我該開始研究車子了...那叫Tire Separation。



因為我很不喜歡Canadian Tires裡的味道,可又要等四十分鐘,只好很將就地到隔壁的Super Store避難一下。其實走進這些大商場,表面上看起來就是一大堆貨物,員工平時就補補貨那些,可裡頭包含的商學學問一點都不小。



一般來說,大賣場的擺設都是固定的,它們會將熟食類或是較民生類的用品擺在商場的底端及左邊,目的是為了要讓消費者能走過其他商品區才到他們想要的地方。商場內除了一般的走道外,會有幾條比較主要的貫通道,在貫通道上則主要是放主打商品。而一般商品區貨物的擺設也有點學問,通常最低價的東西會擺在最下面,手能碰到的地方放的是品牌商品,眼睛看到的地方則是價廉物美的商品。



當然,不要覺得這些大賣場只做了這麼一點點功課,通常他們在設場時,已經把附近五到十公里的人口構造給統計過一遍,推算出附近居民的生活水平跟消費能力。話說那麼多女孩子喜歡shopping,我覺得這是極端正常的。要是商家在做了那麼透徹的研究分析後,還是賺不到她們皮包裡的錢,我會說這世界真是一點天理都沒有。



對了,據說Wal-Mart等大型批發商有意進軍銀行業,不曉得它們的銀行會叫啥名字?Wal-Bank嗎?真是跟王大明一樣惡俗的名字啊...



Anyway,早上很難得地在線上碰見陳雪貓,大概一個多禮拜沒聊過了吧?這樣說來,從那時開始,這半年多來MSN似乎越用越少,連一些好一點的朋友也沒啥在聊,不過無所謂啦~我聽她講的一些理論,覺得engineering的人思考方式真是太geek了。



因為又想進場撿點便宜,我早上把S&P的幾個指數過去五年的的價位找出來,計算出年平均增長率。陳雪貓就說為什麼Mining這行每年增長33%,可她們那什麼亂七八糟的engineer行業卻沒有增長。



好吧,請大家用最邏輯性的方式來想,如果今天你是賣首飾的,那些挖礦的廠商業績都在增長,那你的業績應該是好還是壞呢?



我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工程師會說應該變好,這完全不合理啊~



首先礦物是有限的,挖礦之所以賺錢,不是因為賣得多,而是價格變高。那礦物價格變高,你是下游要買礦物,成本也就變高了。那你的成本變高,要將支出轉嫁給消費者,商品價格就變高。商品價格變高,買的人就少,你的獲利就變低。在獲利變低的情況下,你會加工匠的薪水或多僱工匠來增加自己的人事成本嗎?



所以說,engineers有99.97%都是geek,我弟是少數的0.03%例外,因為以他把妹的手段,就算文學系或音樂系出來的都沒他強。



不過講到收支,我覺得今年的幹部真是不怎麼懂得作生意,騙騙小會員的錢(狂笑)。像是他們辦這些 Movie Night或是Lucky Charm之類的小講座,收那麼一小點錢回收成本,聽起來很正當,可是我覺得跟會員討那種幾cents的錢,還真是有損社團的光輝形象。



這樣講吧,我是覺得說,社團應該上下學期各辦一次會賺進三位數到四位數的活動,然後從這些收益中撥出兩三成來辦免費的小活動。不只是對會員免費,對非會員也同樣免費。像是我們學管理會計的,很注重excess capacity,我猜今年大部分的活動,都是有大量excess capacity的。這不僅縮減了自己的獲利空間,面子上也不怎麼好看。



以Movie Night為例,一個大教室裡才坐了那麼幾個人,大部分都還是助理。與其如此,倒不如對外宣佈說開放五十個非會員的免費名額,first come first serve。讓那些助理或其他人可以帶非會員的朋友進來看,把地方坐滿。那表面這是回饋社員的無私行為,其實背地裡的陰險也只有我這那麼愛算計人的才知道。



這樣做有四個好處:

1.在非會員報名時,要求必須要在線上報名,並留下他們的聯絡方式,這樣有增加BBS人氣的功能。未來如果要在網上弄廣告商,網站流量就可以唬弄人。同時又能得到更多人的聯絡方式,以後辦活動通知他們自然能增加入場人數。



2.當整間教室坐滿後,雖說我們不以入場費收錢,我們可以用廉價的零食賺取價差。一人賺個$0.25,五十個就有$10.25,並不會比收非會員錢差上多少,也不用擔心買的汽水那些就在那邊放到爛,更兼有讓外人認識社團的功能。



3.活動人數一多,找贊助商要錢就更容易。我們這次活動預計會來30人,你吹牛一點說50人;如果來了70人,那我們吹個150人,肯贊助的就自然會多一點啦~



4.日後要是多辦幾個免費的小活動,像是御守,這些成本不過是五六個新會員的會員價。那我們辦個四個,每次都開放二三十人或是更多,等到明年club day的時候,這些人走經你的攤位,他們好意思不加入嗎?二十個新人可就是$160,嚴格上來說,不收非會員入場費頂多是一種deferred revenues,哪有可能會有免費午餐呢?



簡單地來講,就是用一種更有效的方法跟極為微小的支出當作廣告經費,換取日後更大的收益。難聽點來說,就是把羊養肥了再宰(狂笑)。



各位~我真的不是奸商...



像是這次3 on 3,也是有可以下手的地方,只是很可惜幹部們沒一個是讀商的,不曉得怎麼去玩弄消費者心理。



要是我的話,首先必須要eliminate隊伍數目不夠的問題,降低相關風險,所以他們用early bird的方式是正確的,但是那個incentive並不夠,而且還會倒賠不少錢。假設今天有十隊,early bird的價錢便宜$10,那便是馬上虧損$100,商人是不會幹這種事的。而且才$10對一個三人的隊伍,一人也才$3.3,這根本就不足以提供足夠的incentive。



因此,我們必須要讓提前報名的人多賺$60以上才行,這樣就比$1.6更有動力了吧?



像這次的獎金分別是$200、$100、$50,我覺得真的是太多了,不如把它改成$100、$60、$30。我不曉得為什麼他們會把訂價訂在會員$60跟非會員$70,可是如果你就算拿第三名也無法cover cost,參賽的意願會少很多吧。



現在獎金都被腰斬,early bird沒有折價,沒什麼人會想來了,為了提升大家的士氣,我們決定在early bird期間報名的隊伍,打入前三名者獎金全部加倍。



這時有意願的人就會考慮,如果是在early bird之後,那最少要第二名才能cover all the cost,可是在early bird前參加,只要有名次就可以。而且,如果報early bird的話,第一名我能多賺$100,第二名能多賺$60,第三名能多賺$30。



這就跟0% Financing跟$1,000 Discount一樣,利用消費者愛貪小便宜的心理去製造他們賺到了的假象,再讓他們做出有利於我們的決定。



那假設贏的都是early bird,我們原本預計支出$350的獎金,實際支出$380,但是卻省下了$100的early bird discount,等於賺了$70。更重要的是,因為有足夠incentive讓大家提前報名,我們可以提前結束promotion並降低相關支出,同時消除掉人數不夠的風險,一舉數得。



若是贏球的都不是early bird,那光是獎金我們就省了將近一半,預計支出$350,實際支出$290,賺了$60。隊伍數越多,從中汲取的利潤就越多,因為他們付的錢都是full price而非discount price。不過呢,實際的數字必須要看他們的預算表來算才行嘍。(不要找我,我很懶~自己想辦法去~)



唉,我真的不是奸商...請相信我...你們要真照著做,一定會賠錢的!千萬不要照著做啊!



老實說,我覺得社團這些年來,最需要改進的就是宣傳手段,怎麼就沒有什麼行銷高手出現呢?對於僅僅把宣傳當作貼海報跟發email,我是很難認同的。第一你沒有主打的顧客群,第二你無法確定這些便是最好的宣傳方式,第三你不清楚市場狀況的同時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宣傳計劃。



比方說像是3 on 3,你要怎麼突顯你跟別的社團辦的3 on 3不同?哪些人是你主要能拉來的參賽者?要用什麼方法才能保證參賽者增加,而非純靠機率?



表面上看起來,作promotion組長的工作就是貼海報發傳單之類的,但並不是這樣,這些是助理的工作。宣傳跟公關的工作是社團裡最最重要的,必須要有最完整的企劃,想出一個很棒的宣傳企劃,讓手底下的人去執行就是組長的責任。



宣傳可以從別的社團下手,到高中去邀校隊來參賽等等,反正宣傳的方式不用侷限於一格,跟公關一起聯手跨部門合作也是可以的。當然秘中之秘的置入性行銷,本大師是絕對不會教的,這是廣告手法中的九陰真經啊!



另外就是把活動做大的意識,做小永遠出不了頭,每年都會被一堆亂七八糟的開支煩死,可一旦做大,一些從前的大錢就變成小錢,支出也會因scale變大而減少。因為,社團主要的支出都是fix cost,一cover掉後來賺的就都是淨利。



嘖嘖,總言之啊,商學之道博大精深,卻偏偏沒幹部肯跟我學商,遺憾啊~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悠然 的頭像
    悠然

    悠然人生

    悠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